【INDEX News 周文傑】
全球衛星網絡迅速擴張,美國 T‑Mobile 推出衛星通訊服務,歐盟籌建 IRIS² 星座,台灣積極布局包含 Formosat‑8 與 MicroGEO 衛星專案,共同驅動衛星科技革新與通信韌性。
全球—2025 下半年起,衛星科技成為通信領域焦點,美國 T‑Mobile 宣布將於 7 月啟動 Starlink 衛星訊息服務,歐盟籌備 IRIS² 星座,台灣亦同步推動 Formosat‑8 以及中華電信 Astranis 合作專案,強化國家與產業通訊能力。
T‑Mobile 衛星服務7月啟動,延伸手機覆蓋範圍
美國電信商 T‑Mobile 宣布 2025 年 7 月 23 日啟動衛星通訊服務「T‑Satellite」,初期僅支援 短信傳輸,10 月起開放 資料通信功能。該服務將納入「Experience Beyond」方案,不額外收費;他籌備透過 SpaceX Starlink 網絡,涵蓋超過 500,000 平方英里的無訊號區域
歐盟 IRIS² 星座動態,邁向安全通訊新格局
歐洲太空總署正在推動總額達 €10.5 億、逾 270 顆 LEO與MEO 衛星的 IRIS² 星座,目的整合光學雷達與 AI 處理功能,提供政府級安全通訊與地球觀測服務,預計 2030 年啟用初期服務 。
台灣衛星布局加速,Formosat‑8 預計年底發射
台灣太空中心 (TASA) 主導開發 Formosat‑8 光學觀測星座,已完成六成在地零件設計,首顆預定 2025 年 10 月搭乘 SpaceX 發射升空 。同時計畫至 2029 年配置至少 4 顆 LEO 通信衛星,推動整合 6G 非地面網路(NTN)架構 。
中華電信與 Astranis 合作 MicroGEO 衛星案
中華電信攜手美國 Astranis 發展首顆專屬 MicroGEO 衛星,計劃於 2025 年底發射,2026 年啟用高頻寬服務。該專案強化台灣「海陸空天」通信備援能力,提升網路韌性與災害應急通訊效能。
全球趨勢:後量子安全與 AI 應用加持
瑞士公司 WISeKey 正推動多顆 後量子安全衛星,結合 SEALCOIN 平臺實驗機器與物聯網交易,強化未來防駭安全,首波發射預定 2025 年 6 月。此外,業界學術界積極探討 Holographic MIMO 與 6GCubeSat 等前瞻非地面網應用,有望催生下一世代衛星通訊技術。
衛星科技整合:推動通信韌性與產業升級
衛星科技正從純通信擴展至安防、農務監測與全球覆蓋。台灣 Formosat‑8 聚焦地球觀測,中華電信 MicroGEO 強化通信備援,結合政府 B5G 計畫及與國際技術合作,形成完整產業生態鏈。面對全球供應鏈與地緣風險,衛星科技成為科技國力新指標 。
發射進度與服務實際效能
接下來值得關注的重點包括:T‑Mobile 衛星服務實際覆蓋範圍、IRIS² 初期資金布局與時程、Formosat‑8 派駐軌道獲取的影像品質、中華電信 MicroGEO 系統營運效益,以及後量子衛星的安全交易落地能力。這些將對未來衛星科技成熟度與商業應用產生重要指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