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服務業加薪因缺工嚴重 2025年平均加薪幅度突破4%

台灣服務業加薪因缺工嚴重 2025年平均加薪幅度突破4%

【INDEX News 李浩宇】
2025年,台灣服務業人力缺口與成本上升使得企業平均加薪超過4%,為14年來最高。服務品質受壓,內需與整體產業發展面臨挑戰。本文分析現象背後原因、影響與未來展望。


2025年上半年,台灣服務業因嚴重缺工與人力成本上升,企業平均加薪達4%以上,為2009年以來最高,顯示人力緊張成為產業發展隱憂


缺工壓力推升薪資

  • 根據調查,逾三成服務業CEO預估2025年加薪幅度超過4%,遠高於科技業及傳產的薪資調整

  • 餐飲、觀光住宿業缺工尤為嚴重,如晶華酒店需仰賴東南亞員工與加班排班才能維持營運,逼使雇主不得不提高薪資吸引人才


服務品質與營運成本承壓

  • 疫後復甦以來,台灣服務業整體服務品質下滑,因人力不足需以加班應急或調度跨區人力支援

  • 加薪壓力與輸入物價通膨交織,造成營運成本上升,導致中小業者營利空間進一步壓縮


對就業市場與國內經濟的衝擊

  • 此外,研究指出服務業受僱員工數明顯下行,反映勞動需求前景不穩定,但整體失業未顯惡化

  • 由於服務業占 GDP 近 60%,人才短缺與成本上漲恐遏制民間消費與整體經濟動能


背景與結構性問題

  • 根據商研院資料,台灣產業復甦呈現M型分化:科技業快速擴張、傳產與服務業成長放緩

  • 服務業長期生產力增速落後於製造業,而人力短缺情況更讓復甦基礎遭到挑戰 。


政策挑戰與企業應對

  • 政府層面:應加速推動勞動力多元引進、提升職訓、修訂相關福利制度,以吸引青壯年及外籍人力參與;同時檢討公共政策補貼方向。

  • 企業應對:應強化自動化、AI提升效率,並調整營運模式如縮減時段、人力配置重整等以應對成本壓力。

  1. 若人力缺口未改善,服務品質將被進一步侵蝕,影響消費者滿意度與產業吸引力。

  2. 若輸入或人力成本持續上升,恐掀起價格連鎖反應,傳導至物價與通膨。

  3. 若政府構建有效職能轉型與人力引進機制,可成為服務業長期競爭力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