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台國產小型電動曳引機問世 工研院領航農業淨零轉型新里程

台灣首台國產小型電動曳引機問世 工研院領航農業淨零轉型新里程 | 數位公益領導者|共創社會影響力|亞太搜尋引擎產業協會

【索引新聞 蔡文傑 綜合報導】工研院成功開發並發表台灣首台完全自主研發的小型電動曳引機,為傳統農業帶來革命性突破。此款電動農機不僅響應全球農業減碳趨勢,解決農業勞動力老化與短缺問題,更展現台灣在電動農機領域的技術實力與自主供應鏈潛力。透過技轉國內大廠谷林科技,未來將加速推動國產電動農機的普及,助力台灣農業邁向智慧化、低碳化新時代,實現淨零排放目標,並提升整體農業競爭力與永續發展。此項研發成果預期將大幅降低農民操作成本與田間碳排放,為台灣綠色農業注入強勁動能。


台灣農業正迎向一場劃時代的綠色變革。工業技術研究院於昨(13)日正式發表國內首台完全自主研發的小型電動曳引機,這不僅是台灣在電動農機領域的重大里程碑,更為我國推動農業減碳、邁向淨零排放目標注入強心針。這款由工研院與農業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歷時三年合作開發,並已成功技轉國內農機大廠谷林科技的電動曳引機,從概念設計、關鍵零組件到整機製造均實現國產化,未來量產後,預期將有效降低農民的營運成本,改善傳統農耕造成的空氣與噪音污染,並為解決農業勞動力短缺及高齡化等挑戰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台灣首台國產小型電動曳引機問世 工研院領航農業淨零轉型新里程
台灣首台國產小型電動曳引機問世 工研院領航農業淨零轉型新里程【示意圖】

自主研發破除進口依賴 國產電動曳引機核心技術解密

整合「三電系統」 打造高效低碳農耕利器

工研院此次發表的小型電動曳引機,其核心競爭力在於整合了台灣產業強項的「三電系統」——電池、電機與電控。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饒達仁指出,傳統曳引機多採用柴油引擎,不僅碳排量高,噪音與震動也對操作者健康及農地環境造成負面影響。新開發的電動曳引機採用高效能馬達與智慧化電控系統,能精準調控動力輸出,相較傳統柴油曳引機,可大幅降低作業過程中的碳排放量,初估能為農民節省近35%的操作費用。此外,其低噪音、零廢氣排放的特性,將顯著改善農村田間的作業環境,提升農民的工作品質。


克服小型農地限制 高機動性適應台灣農耕特性

台灣農地普遍耕作面積較小,田區形狀不一,大型進口農機往往難以適用。工研院中分院副執行長李士畦表示,此次開發的小型電動曳引機特別針對台灣的農耕環境設計,具備高機動性與靈活性,能夠適應各種田間條件,進行有效的翻土、整地等作業。單次充電即可滿足至少4小時的連續翻土作業需求,足以應付多數農戶的日常耕作。未來更規劃導入模組化電池設計,方便快速更換,延長作業續航力。


農業淨零排放的關鍵拼圖 電動農機助攻永續未來

響應全球減碳浪潮 農業部門責無旁貸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淨零排放已成為各國共同的目標。農業作為重要的碳排放源之一,其轉型與升級刻不容緩。農業部近年來積極推動農業機械化與電動化,鼓勵農民汰換老舊柴油農機,改用環保節能的電動農機,並提供相關補助。工研院此次成功研發全國產小型電動曳引機,無疑為政策的推動提供了具體的技術支撐與產業化基礎。李士畦強調,農機電動化不僅是更換動力來源,更是從底盤設計到控制系統的全面革新,有助於台灣農業生產模式的根本轉型。


解決缺工與高齡化挑戰 智慧農業新契機

台灣農業長期面臨從業人口高齡化及勞動力不足的困境。傳統農機操作門檻高、勞動強度大,使得年輕一代投入意願低落。電動農機的出現,憑藉其操作簡便、低噪音、低震動等優勢,有望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務農或投入農業相關產業。工研院更進一步指出,電動曳引機的平台基礎,未來可整合感測器、GPS定位、AI辨識等智慧化技術,逐步發展無人駕駛、精準作業等功能,實現智慧農業的願景,進一步提升農業生產效率與降低人力依賴。


產業鏈整合與市場展望 台灣電動農機的下一步

技轉谷林科技 加速國產化與市場普及

此次工研院將小型電動曳引機的整機技術移轉給國內農機大廠谷林科技,是推動研發成果產業化、市場化的重要一步。谷林科技在農機製造與銷售通路上擁有豐富經驗,透過技轉合作,將能加速這款國產電動曳引機的量產與推廣,讓更多農民受惠。工研院表示,台灣在電動車輛的三電系統及關鍵零組件供應鏈上具有國際競爭優勢,未來若能有效整合上下游產業,建立完整的電動農機產業生態系,不僅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更有機會將台灣製造的智電型農機推向國際市場。


政策支持與未來發展 持續投入創新研發

小型電動曳引機的成功開發僅是個開端。工研院表示,將持續投入農業科技的創新研發,針對不同作物的農藝需求,開發更多元、更智慧化的電動農具與輔助系統。同時,也期盼政府能持續提供政策支持,例如擴大電動農機補助範圍、完善農地充電設施、建立維修保養體系等,以加速綠色農業的實現。農業部也表示,將持續與科研單位及產業界合作,共同推動台灣農業的智慧化與永續發展,確保糧食安全並提升農民福祉。


工研院成功研發並發表全國產小型電動曳引機,標誌著台灣在農業科技創新與淨零轉型路徑上的重要進展。此舉不僅展現了台灣自主研發的實力,也為解決農業面臨的實際困境提供了可行的方案。隨著技術的成熟與市場的推廣,預期將有更多高效、環保的電動農機投入田間,為台灣農業的永續發展與淨零排放目標的達成貢獻關鍵力量,開啟台灣農業嶄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