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News 周文傑】
台灣高鐵積極導入智慧檢測車與新世代列車,並攜手日立東芝簽署補充契約,預計2026年底首列車降臨,2027年投入營運;結合生成式AI應用及 ESG 永續策略,強化高鐵科技與運營效率,打造更安全舒適的未來交通體驗。
台北訊—台灣高鐵2025年持續以高鐵科技為核心,全面推動智慧軌道檢測、新世代列車與 AI 數位應用,預計在2026年底交車、2027年正式營運,彰顯科技驅動之下的安全與服務升級。
智慧檢測車導入 提升軌道安全科技
台灣高鐵在2023年底首度啟用搭載光學非接觸式設備的「軌道線形檢測車」,可自動檢測鋼軌裂痕、扣件鬆脫與軌間距異常,提升運營安全性與巡檢效率 。該檢測車每月巡檢350公里路線,全年運作,為列車高速安全添一層保障。
新世代列車簽約邁入製造階段
2025年3月,台灣高鐵與日立東芝聯盟簽署新世代列車增補協議,確定包括主動減震座椅、降噪通道、哺乳室及6席輪椅席等多項升級設計,落實乘客服務多元需求 。董事長鄭光遠指出,首列新車最快於2026年第四季抵台,2027年下半年投入運營。
生成式AI應用 強化維修與客服系統
高鐵正導入生成式 AI 技術,將維修檢測數據轉為智慧知識庫,用於預測性維修與精準調度。同時建置混合雲票務系統,提供24小時 AI 客服與多元互動服務,成為提升高鐵科技應用的重要支柱。
綠色永續出行 ESG 策略深化
2025年台灣高鐵第三年入選全球永續百大企業榜單,第五名,並連霸運輸基礎設施產業第一 。搭配新世代列車與智慧化系統,持續致力降低碳排與提升社會責任,推進企業 ESG 面向。
軌道維運能力持續擴展
台灣高鐵同步興建左營第二車輛檢修廠,預計2027年底完工,檢修能力將從38組車提升至47組,駐車組數增加至50組,配合新車導入,維保效能大幅提升 。
台灣高鐵正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從軌道檢測、列車升級、AI 應用、永續策略與維運設施,全方位布局。未來重點包括:2026年底列車交車進度、新檢修廠施工進展與 AI 系統實用性測試等,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