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置辦公室轉型夜生活空間:倫敦夜經濟再啟新希望

空置辦公室轉型夜生活空間:倫敦夜經濟再啟新希望

【INDEX News 李浩宇】
創意團隊 Bompas & Parr 與 NTIA 提案將倫敦金融區空置辦公樓(如 Canary Wharf、City),在週末與晚間轉變為夜生活場域,以緩解場館萎縮與地區人流下降問題,同時調整規劃與執照制度以支援新用途。Bompas & Parr 在其《Future of P‑Leisure 2026》報告中指出,將 金融區空置辦公室 轉型為夜間活動場域,或成倫敦扭轉夜經濟衰退的關鍵方案。


金融區辦公室大規模閒置成轉型焦點

後疫情時代,倫敦金融城與 Canary Wharf 的辦公樓使用率大幅降低,部分區域每日僅剩三天高峰工作時段,週末閒置空間龐大。City 區每日約 50 萬上班人次,但僅 8,500 名常駐居民,噪音與居民投訴問題低


提案內容:辦公大樓變 DJ 廳、屋頂派對場

報告建議利用辦公室大堂設置 DJ 台、頂樓舉辦燈光秀,並整體轉型為週末夜生活區,營造跨界混合文化場域


NTIA:政策鬆綁與夜生活空間急需

夜間產業協會(NTIA)CEO Michael Kill 支持此方案,認為金融區具備低干擾優勢,且可因應「三天制」工作週帶來的閒置空間。NTIA預警:若不行動,英國夜生活場館將於2029年前一半消失


政策趨勢:成立夜經濟專責小組及鬆綁規範

倫敦市長已於 2025 年2月成立 Nightlife Taskforce,由市長和 NTIA 等業者共同參與,旨在檢視晚間經濟面臨的挑戰並提出改善方案。同時,建議調整金融區的規劃與執照制度以利夜間活動發展


反對之聲:應以轉住宅或長期用途為優先

部分聲音質疑夜生活場域短暫、規模有限,不如轉為住宅或酒店等長效用途。Guardian 讀者也呼籲優先解決倫敦房屋短缺問題


與既有案例相互參照

  • Canary Wharf 整體整治案曾預設文化、娛樂與住宿混合形式,為新提案提供先例

  • Netil House(東倫敦倉庫改造案)成功轉型為藝術與文化場域,可做為金融區改造參照


若辦公室轉型夜生活場域成功,將帶動區域夜間人流、創造商機、延續城市活力。但仍需平衡居民回饋、授權流程及經濟效益間的矛盾。後續政策鬆綁與場地實驗成果將左右倫敦是否能成為真正的「24‑hour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