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巨浪來襲?中國萬億資金催生人形機器人國家隊 劍指全球製造業霸權

紅色巨浪來襲?中國萬億資金催生人形機器人國家隊 劍指全球製造業霸權 | 數位公益領導者|共創社會影響力|亞太搜尋引擎產業協會

【索引新聞 蔡文傑】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規模,投入高達萬億人民幣級別的資金,全力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官方發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目標在2025年初步建立完整創新生態,並力爭2027年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此舉不僅旨在解決國內勞動力結構轉變、提升製造業智能化水平,更被視為中國挑戰並重塑全球產業格局、爭奪未來科技制高點的關鍵戰略。北京等地已成立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加速技術攻關與產業化進程,一場由國家主導的「機器人革命」正悄然改變全球科技競爭的版圖。


一場由國家意志驅動、萬億級資金加持的人形機器人產業革命正在中國迅速展開。繼工業和信息化部於2023年底發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後,中國各地政府與產業基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將資源傾注於這一被視為「未來產業新賽道」的領域。鉅亨網近日報導指出,中國正計劃投入高達一兆人民幣的資金,旨在打造一支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形機器人「國家隊」,其戰略意圖不僅僅是為了升級國內製造業、應對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挑戰,更深遠的目標是藉此重塑全球供應鏈,並在全球高科技領域,特別是科技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人工智慧與高端製造領域,確立主導地位。


政策先行:指導意見擘劃2025與2027年發展藍圖

《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的核心目標

中國政府對人形機器人產業的雄心,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的《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中展露無遺。該文件明確提出,到2025年,中國將初步建立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如「大腦」的智能控制、「小腦」的運動控制以及靈巧手等核心部組件,並確保供應鏈的安全與有效。同時,將培育2至3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態型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打造2至3個產業發展集聚區。更長遠的目標是,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並深度融入實體經濟,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新引擎。


重點任務:技術攻關、產品培育與場景拓展

《指導意見》詳細規劃了多項重點任務。在技術攻關方面,強調打造人形機器人的「大腦」(基於AI大模型的認知與決策能力)和「小腦」(運動控制與平衡能力),並突破關鍵部組件的技術瓶頸。在產品培育層面,則鼓勵開發不同類型、不同功能的整機產品,夯實基礎部組件的產業化能力,並推動專用軟體的創新。尤為重要的是場景拓展,《指導意見》指出將優先推動人形機器人在特種領域(如惡劣環境作業、應急救援)、製造業典型場景(如汽車製造、3C電子製造的裝配、搬運、檢測等環節)以及民生服務(如醫療康復、家政服務、教育娛樂)等領域的應用。


巨資湧入與創新實踐:北京打頭陣,產業鏈加速成形

萬億資金點燃產業引擎

根據鉅亨網等媒體披露,中國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總投資規模預計將達到萬億人民幣級別。這筆巨額資金不僅來自中央政府的專項投入,也包括地方政府的配套資金、國有企業的戰略投資以及社會資本的積極參與。例如,北京市已設立百億級機器人產業基金,旨在引導和支持人形機器人企業的發展。這些資金將主要用於關鍵技術研發、產業化項目落地、創新平台建設以及人才引進與培養等方面。


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引領技術突破與生態構建

作為中國科技創新的高地,北京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佈局尤為積極。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有限公司已於近年成立,並在2024年中關村論壇等場合展示了其通用人形機器人母平台「天工」等重要成果。「天工」具備開源開放和兼容擴展的特性,能夠實現擬人奔跑,顯示了中國在核心技術上的進展。該創新中心定位為行業資源組織者、產業發展培育者和落地應用推動者,致力於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和產業生態的建設,目標是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具身智能創新策源地。


全球競逐下的中國雄心:挑戰與機遇並存

搶占製造業與AI融合新高地

中國將人形機器人視為推動製造業深度轉型升級、實現「中國製造2025」戰略目標的關鍵抓手。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消退、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對生產效率和質量的更高要求,引入具備高度靈活性和智能的人形機器人,被認為是解決這些挑戰的有效途徑。同時,人形機器人是人工智能、高端製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的集大成者,其發展水平直接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科技實力。中國期望透過在這一領域的突破,實現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並在全球科技競爭中佔據有利位置。


供應鏈優勢與潛在風險

中國在人形機器人的硬體供應鏈方面具備一定優勢。美國銀行分析指出,許多人形機器人的關鍵硬體零件,如執行器中的無框力矩馬達、行星滾柱螺桿等,均在中國生產。這為中國發展本土人形機器人產業提供了基礎。然而,挑戰也同樣巨大。例如,在核心演算法、高精度感測器、高性能晶片等領域,中國與世界頂尖水平仍有差距。此外,鉅額投資能否有效轉化為產業競爭力、如何克服技術瓶頸、以及未來可能引發的就業結構變化和社會倫理問題,都是中國在推動人形機器人革命過程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課題。


中國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投入,全面發力人形機器人產業,其目標不僅僅是產業升級,更深層的是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搶占先機,重塑製造業的未來格局。這場由國家主導的「機器人革命」已然啟動,其成果將深刻影響全球科技競爭的走向和國際產業分工。儘管前路充滿挑戰,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巨大投入和快速追趕,無疑為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也預示著一個更智能、更自動化的未來正在加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