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News 黃振綱】
全球製造業正面臨由於關稅政策帶來的多重挑戰。美國對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國的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導致原材料成本上升、供應鏈中斷,並迫使企業重新評估生產基地。
美國關稅政策對製造業的直接影響
根據路透社報導,美國進口商正面臨「關稅堆疊」的困境,即新徵收的關稅加在現有關稅之上,顯著提高了總體關稅成本。以Rodgers Wade Manufacturing為例,儘管官方數據顯示對中國金屬固定件徵收30%的關稅,但實際上,由於層層關稅,企業需支付高達70%的關稅。
此外,美國製造業指數(PMI)在2025年3月降至49.0,顯示製造業活動再次收縮。分析指出,關稅政策導致原材料成本上升,供應鏈中斷,企業信心下降,進一步加劇了經濟放緩的風險。
中國製造業面臨的挑戰與調整
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導致中國對美出口大幅下降。根據美聯社報導,2025年5月,中國對美出口同比下降35%,為近年來最大降幅。雖然零售銷售增長6.4%,但製造業增長放緩至5.8%,顯示出口受阻對製造業造成壓力。
為應對挑戰,中國企業正積極尋找替代市場,並加強內需市場的開發。然而,專家指出,持續的貿易緊張可能對中國經濟復甦構成長期挑戰。
供應鏈重組與企業應對策略
面對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許多企業正考慮將生產基地轉移至其他國家。根據Express Chan的報導,企業正在探索越南、印度等國家作為替代生產地點。然而,供應鏈重組需要時間和資本,短期內可能面臨物流延遲和庫存成本上升等問題。
此外,企業也在考慮提高自動化水平、調整產品設計以降低成本,或與供應商協商以分擔關稅成本。這些策略有助於減輕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維持競爭力。
關稅政策對全球製造業造成深遠影響,企業需積極調整策略以應對挑戰。儘管短期內可能面臨成本上升和供應鏈中斷等問題,但通過多元化供應鏈、提高生產效率和尋找替代市場,企業有望在變動的貿易環境中維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