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創啟動「周休三日」鼓勵休假 人資專家:留才與成本控制的兩難平衡

群創啟動「周休三日」鼓勵休假 人資專家:留才與成本控制的兩難平衡 | 數位公益領導者|共創社會影響力|亞太搜尋引擎產業協會

【索引新聞 劉俊彥】面對面板產業景氣寒冬,群創光電於2025年5月13日宣布,將實施為期三個月的「鼓勵休假」方案,部分員工可選擇每周多休一天,形成「周休三日」模式。此舉旨在彈性調節人力,降低營運成本,同時避免大規模裁員。人力資源專家分析,此策略雖有助於企業短期應對市場衝擊並保留核心人才,但也可能影響員工實質收入與工作安排,考驗企業與員工關係。這項措施也反映了科技業在面對景氣下行時,人力調度策略的轉變。


台灣大型面板製造商群創光電於2025年5月13日確認,為應對當前面板市場需求疲弱及產能過剩的挑戰,公司內部已啟動一項為期三個月的「鼓勵休假」特別方案。根據該方案,特定廠區及部門的員工在公司鼓勵下,可依個人意願申請每週額外增加一天休假日,最長可持續至今年八月中旬。此一類似「周休三日」的彈性工時安排,是群創在不景氣中平衡產能調控、成本壓力與人才保留的最新嘗試,引發勞動市場及人力資源領域的廣泛討論。

群創啟動「周休三日」鼓勵休假 人資專家:留才與成本控制的兩難平衡
群創啟動「周休三日」鼓勵休假 人資專家:留才與成本控制的兩難平衡

「鼓勵休假」方案細節與群創考量

適用對象與薪資福利調整

據了解,群創此次「鼓勵休假」方案主要針對生產排程較為寬鬆的生產線員工及部分間接部門人員,並非全面強制實施。員工可主動提出申請,經主管審核後執行。至於休假期間的薪資計算方式,群創方面表示將依循勞動基準法相關規定辦理,若員工選擇增加休息日,當月薪資可能會依實際工作日數比例調整,但相關福利如勞健保等則維持不變。公司強調,此方案是與員工「共體時艱」的措施之一。


企業的人才保留與成本節約策略

人力資源專家指出,相較於無預警裁員或強制性無薪假可能引發的勞資衝突與人才流失,企業在景氣下行週期採取「鼓勵休假」或「工時調整」等彈性措施,是相對柔性的做法。此舉一方面可以立即性地降低人事相關的變動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在市況回溫時迅速恢復原有產能,避免因人才斷層導致的招聘與培訓成本。對群創而言,這是在短期財務壓力與長期發展需求間尋求平衡點。


員工反應與勞權考量

員工的多元聲音:額外休閒或變相減薪?

對於公司推出的「鼓勵休假」方案,群創內部員工反應呈現多元。部分員工樂見有更多個人時間可自行安排,認為在工作壓力相對較輕的時期,增加休假有助於身心調劑。然而,也有員工擔憂,增加休假雖非強制,但在同儕壓力或部門氛圍下,可能難以拒絕;且若薪資隨之減少,將直接影響家庭生計,形同「變相減薪」。員工關係的維護將是此政策成功與否的關鍵。


勞動主管機關與工會的立場

勞動部官員表示,已注意到群創的相關措施,將密切關注其實施情況是否符合《勞動基準法》中關於工時、休假及薪資給付的規定,特別是休假申請是否出於員工自願,以及薪資計算是否透明且合法。若有員工權益受損情事,將介入協調。部分工會團體則呼籲,企業在實施此類措施時,應與勞方充分溝通協商,確保員工基本權益不受侵害。


科技業彈性工時與人力調度的趨勢

景氣循環下的人力資源應變

科技產業具有高度景氣循環特性,在市場需求旺盛時,常有擴產、搶人的現象;一旦景氣反轉,則需面臨產能過剩與人力冗餘的壓力。近年來,除了傳統的裁員、無薪假外,越來越多企業傾向採取如鼓勵休假、內部轉調、員工培訓、甚至如「薩提爾模式」般鼓勵員工發展第二專長等更具彈性的方式,以度過景氣低谷。🔗 中美貿易迎曙光?雙邊宣布互降關稅 科技業審慎看待復甦前景


對企業文化與長期競爭力的影響

企業如何處理景氣寒冬下的人力問題,將深刻影響其企業文化與員工向心力。若處理不當,可能導致核心人才流失,打擊內部士氣,進而削弱企業長期競爭力。反之,若能以更人性化、更具彈性的方式與員工共同度過難關,則有助於建立互信,提升組織韌性。群創此次的「鼓勵休假」措施,也可視為對此課題的一次探索。


共度時艱或另闢蹊徑

「鼓勵休假」作為一種短期應變措施,雖能暫時緩解企業的營運壓力,但並非長久之計。面板產業的結構性問題,如供過於求、技術迭代迅速等,仍需透過更深層次的策略調整來應對,例如加速新技術研發、拓展高附加價值應用市場、或尋求產業整合機會。對員工而言,除了配合公司政策外,也應利用此一時機提升自身職能,以應對未來產業可能發生的任何變化。企業與員工如何攜手度過這波不景氣,將是未來數月值得持續觀察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