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餐飲業暑假搶人大作戰:店長薪水衝71K,誰還想當社畜?

台灣餐飲業面臨暑假缺工危機,業者以高薪71K店長職位、出國補助等福利搶才,同時借助節慶經濟推升業績,但薪資低迷和人力短缺仍是挑戰,行業需加速數位轉型來緩解壓力。

[索引新聞, 黃振綱] — 正值暑假旺季,台灣餐飲業卻鬧起嚴重缺工潮,業者紛紛出招搶人,不只薪水加碼,還祭出出國補助和彈性休假,試圖吸引年輕一代加入這個熱鬧卻勞累的戰場。


缺工危機四伏,年輕人為何不愛餐飲圈?

暑假一到,餐廳訂單爆棚,但後廚和前線卻人手短缺。根據最新數據,台灣餐飲業上半年營收已達5314億元,成長3%,但人力缺口卻像無底洞。業者表示,少子化和年輕人轉戰外送或網紅行業,讓傳統餐飲業招人困難。不少店家被迫縮短營業時間,或是讓員工超時加班,導致服務品質下滑。舉例來說,一家連鎖餐廳的經理分享:「我們本來有20人團隊,現在只剩15個,大家都累壞了。」這種人力短缺不僅影響日常運作,還讓業者開始反思如何改善工作環境。

台灣餐飲業暑假搶人大作戰:店長薪水衝71K,誰還想當社畜?
台灣餐飲業暑假搶人大作戰:店長薪水衝71K,誰還想當社畜?

另一邊,薪資低迷也是痛點。主計總處公布6月平均薪資5萬6511元,但住宿餐飲業僅3萬5千元,連續多年墊底。年輕人抱怨:「薪水不夠養活自己,幹嘛去當服務生?」業者承認,這是行業的結構性問題,但也開始調整策略,比如提高起薪和獎金來留人。


搶才大戰開打,高薪福利滿天飛

為了填補缺口,餐飲業者使出渾身解數。像是店長職位,平均月薪上看71K,還附帶月休9天和出國補助3萬元。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平台上餐飲工作機會近13萬個,業者不惜重金挖角。有一家 buffet 餐廳甚至推出「自由服務員」模式,讓兼職者彈性上班,吸引學生族群。業者表示:「我們不是在賣吃的,是在賣生活方式。給員工好福利,他們才會用心服務客人。」

不僅如此,有些企業還提供培訓計劃和海外交流機會,試圖讓餐飲業從「低薪地獄」變成「錢途無量」的行業。比方說,某連鎖品牌推出AI智能媒合系統,幫助求職者快速找到適合職缺,強化職場競爭力。這波搶才熱潮,不只解決短期缺工,還可能重塑整個行業的形象。


節慶經濟加持,業績衝衝衝

父親節和情人節檔期剛過,台灣美食展吸引12萬人次,成長17.56%。王品集團父親節營收首破億元,創32年新高。業者看好8月旺季和中秋連假,聚餐效應將帶動更多消費。但缺工若不解決,旺季也可能變成災難。專家建議,業者可透過數位工具如OMO整合和外送服務,減輕人力負擔,讓員工專注高價值工作。


這波缺工潮逼得餐飲業加速轉型,從高薪福利到彈性機制,都在試圖留住人才。未來,誰能先搶到人,誰就掌握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