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新聞| 王志強
OpenAI 宣布與台灣AI新創公司合作,於台北設立亞洲AI創新中心,推動語言模型技術在智慧製造與醫療場景的應用。本次合作標誌OpenAI首次進入台灣創業生態圈,也為區域AI創新注入新動能。
OpenAI進軍台灣 設立亞洲AI創新中心
OpenAI 日前宣布,已正式與台灣一家人工智慧領域的新創公司展開合作,於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設立其在亞洲的首座「AI 創新中心」。這座創新中心將專注於將大規模語言模型(LLMs)應用於 智慧製造 與 醫療決策支援系統,此舉象徵 OpenAI 正式跨入台灣新創與產業轉型核心地帶。
此項合作預計在2026年第一季正式運作,初期將投入約3,000萬美元的技術與資源,並與台灣多所學研單位與醫療體系展開合作。
聚焦在地應用 台灣製造與醫療成優先試點領域
根據雙方公布的合作細節,OpenAI 提供 GPT API、Codex、Embedding 模組與安全性優化技術,而台灣合作夥伴則負責在地化應用設計與產業鏈整合。初步合作項目包含:
-
為智慧工廠開發「即時異常語意分析」系統,以自然語言即時解讀設備異常。
-
在醫療場域導入AI語言助手,協助醫師進行病例摘要、療程建議生成與病患溝通。
-
打造針對繁體中文優化的語言模型微調工具鏈,提升模型本地適應力。
該創新中心未來也將支援台灣初創團隊接入OpenAI平台,提供模型訓練資源與工程師輔導。
專家看法:國際合作助攻台灣AI生態系升級
針對此合作案,台灣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員李佳穎指出:「這是台灣首次由世界級AI技術供應商主導的本地創新中心,若能穩健落地,將顯著提升台灣在AI產業全球鏈中的戰略角色。」
多位創投分析師亦指出,此舉可能引發更多矽谷與亞太地區科技公司重新評估其在台灣設點與投資的策略,有望推升整體新創投資與跨國合作風潮。
台灣政府積極迎接AI巨頭進駐
經濟部表示,此項合作案與政府推動的「亞洲·矽谷 2.0」計畫高度契合,將透過科專計畫、人才簽證加速通道、5G+AI應用推動方案等機制,全力協助創新中心設立與營運。
科技部亦透露,未來不排除引導更多國際AI領導企業與台灣新創聯手,打造「以台灣為據點的亞太智慧應用實驗場」。
目前該創新中心已完成場地簽約,預計於2026年3月前正式啟用。不過,外界也關注後續可能面臨的挑戰,包括:
-
模型本地化與法遵議題
-
與台灣現有產業數位化程度整合
-
AI應用在醫療領域的倫理與資料治理
業界期待此次合作能成為全球AI產業鏈與區域創新生態鏈結的典範,也將密切觀察後續發展進展。